诊脉:大夫和患者应侧向坐,用左手切按患者的右手脉,以右手按其左手。先用中指定关(掌后高骨内侧),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,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。医学 全在.线提供三指应呈弓形,指头平齐,以指尖与指腹交界处的指目按触脉体,用指目感觉灵敏。
踝反射:病人仰卧,下肢外展及外旋,髋、膝关节稍屈曲,医师左手将病人足部背屈成直角,右手用叩诊锤叩击跟腱。正常为腓肠肌缩短,表现为足向跖面屈曲。反射中枢在骶髓1~2节。
膝反射:坐位检查时,小腿完全松弛下垂,仰卧位检查时医师在其腘窝处托起下肢,使髋、膝关节屈曲,用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之股四头肌腱,正常时出现小腿伸展。反射中枢再腰髓2-4节。
无创伤颈部如何维持呼吸道通畅:第一使病人仰卧于坚固的平地或平板上,使头颈部与躯干维持在同一轴线上。假牙松动时要拿下,用手指清理口咽部,解开病人衣扣,松开裤带。再将手置于病人前额部加压,使头后仰,另一手示、中指放在下颏骨处,向上抬颏(仰头抬颏法),使下颏角、耳垂与平地垂直。
胸外按压:病人仰卧于硬的平面上,下肢稍抬高,以促进静脉回流,操作者宜跪在病人身旁或站在床旁的椅凳上。按压时,应把掌根长轴置于病人胸骨长轴上,掌根坐落于胸骨体上2/3与下1/3处,另一手掌重叠其上,双手指背屈不接触胸壁。按压时关节伸直,用后肩部力量垂直向下按压,使胸骨下陷成人3~5cm,(幼儿下陷1~2cm)然后放松,放松时掌根不应离开胸壁。按压频率100次∕min以上。单人抢救时,每按压15次,俯下做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(15:2)。按压5个循环周期(约2分钟)对患者作一次判断,主要触摸颈动脉(低于5秒)与察看自主呼吸的恢复(3~5秒)。双人抢救时,一人负责胸外心脏按压,另一人负责保持呼吸道通畅,并做人工呼吸,同时监测颈动脉的搏动。双人心肺复苏(CPR)按压和通气比率为5:1.现在有学者倡导单人和双人CPR按压和通气的比率均为15:2。
心脏听诊:病人取卧位或坐位,①二尖瓣区:坐落于心尖搏动点,又称心尖区,坐落于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;②肺动脉瓣区: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;③主动脉瓣区:坐落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;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:在胸骨左缘第3、4肋间;⑤三尖瓣区:在胸骨下端左缘,即胸骨左缘第4、5肋间。听诊内容包含心率、心律、心音和额外心音、杂音与心包摩擦音。